發布時間:2017-11-27 瀏覽次數:4932
中山岐江公園-棧橋式親水生態湖岸
岐江公園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區,總面積10.3公頃,園址原為粵中造船廠,設計強調足下的文化與野草美。其中水面3.6公頃,水面與岐江河相聯通,而岐江河又受海潮影響,日水位變化可達1.1米。公園設計的主導思想是充分利用造船廠原有植被,進行城市土地的再利用,建設成一個開放的反映工業化時代文化特色的公共休閑場所。圍繞這一主題,形成一系列公園的特色,其中生態性和親水性是本公園主要特色之一。
水位變化下的生態與親水設計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湖水水位隨岐江水位變化而變化;二是湖底有很深的淤泥,湖岸很不穩定?,F狀的情況是在高水位時,湖水近岸,岸上植被與水線相接,有良好的視覺效果,而這種高水位卻只能維持很短時間,水位下降時,湖邊淤泥出露,人也難以親近。因此,設計師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一個水位多變,地質結構很不穩定的情況下,設計一個植被蔥郁的生態化的水陸邊界,并使人能恒常地與水親近,使水-生物-人得以在一個邊緣生態環境中相融共生。同時,這個生態設計必須是美的,只有美的生態,才能喚起使用者的認同。
設計策略:棧橋式親水生態湖岸
梯田式種植臺:在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間的湖底修筑3~4道檔土墻,墻體頂部可分別在不同水位時掩沒,墻體所圍空間回填淤泥,由此形成一系列梯田式水生和濕生種植臺,它們在不同時段內完全或部分被水淹沒。
臨水棧橋:在此梯田式種植臺上,空挑一系列方格網狀臨水步行棧橋,它們也隨水位的變化而出現高低錯疊落的變化,都能接近水面和各種水生、濕生植物和生物。同時,允許水流自由升落,而高挺的水際植物又可遮去擋墻及棧橋的架空部分。人行走其上恰如漂游于水面或植物叢中。
水際植物群落:根據水位的變化及水深情況,選擇鄉土植物形成水生-沼生-濕生-中生植物群落帶,所有植物均為野生鄉土植物,使岐江公園成為多種鄉土水生植物的展示地,讓遠離自然、久居城市的人們,能有機會欣賞到自然生態和野生植物之美。同時隨著水際植物群落的形成,使許多野生動物和昆蟲也得以棲居、繁延。所選野生植物包括:水生的荷花,茭白,菖蒲,旱傘草,茨菇等;濕生和中生的包括蘆、葦象草,白茅和其他茅草,苦苡等。
SU模型庫/原創模型/設計--高品質SU模型交流分享平臺--鉛筆匯
轉載請注明來自:鉛筆匯http://www.94quan.com
上一頁:沒有了
下一頁:沒有了 編輯:鉛筆匯
相關案例 更多
案例
來源:鉛筆匯 發布日期:2018-03-06 10:29:10 瀏覽量:4549
座椅由一條條的板材排列而成,可以做成凹龕的形狀,在不同的高度為人們提供就坐的選擇。座椅上穿插可以發光的條板,微微傾斜的椅背隨機豎立在連續的座椅中間。植物加強了自然的表現力,并為坐在這里的人們營造了親切的氣氛。開花的多年生植物和觀賞性的草木圍繞在常綠植物構成了組團周圍,不僅分隔了空間,還沿著組團邊緣塑造出多彩的、動感的、不同肌理的層次。
案例
來源:奧雅設計 發布日期:2018-02-05 16:59:02 瀏覽量:6911
古典審美中,器以方正為貴,首善之地城市家具產品設計形式簡約而不單調,裝飾雅致,不落俗套,色彩取自青磚黛瓦,沉穩典雅,與京華文化建筑相融合,彰顯朱門繡戶之韻。產品涵蓋導視系統類、交通系統類、服務類等,LOGO提取中華傳統文化,并與古典云龍紋巧妙結合演化而來,貫穿產品設計始終,打造古典大雅的城市品牌形象。
案例
來源:鉛筆匯 發布日期:2018-01-25 15:02:02 瀏覽量:8395
空中花園項目的主要挑戰是將一座存在的938米長的天橋改造成一個公共花園,將韓國植物群覆蓋到16米高的鋼結構上。一開始,MVRDV響應了當地的需求,將這個基礎設施的元素變成綠色的象征,以此改變首爾市中心的形象。MVRDV與首爾市政府、當地非政府組織、景觀團隊和城市顧問一起,致力于將植物多樣性最大地融入到城市環境中。公園里有16個小亭子,用作咖啡館、商店、展覽、花店、蹦床、足浴、舞臺和兒童劇場和導覽中心。他們提高了用戶的體驗并增加了公園的樂趣,讓城市在文化和商業層面上參與進來。多個樓梯,電梯,天橋和扶梯將城市連接到新的公園,并輻射到鄰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