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08 瀏覽次數:3623
龍湖錦華清波高層住宅景觀方案設計
清波住宅小區的設計理念是將附近河流獨特的自然環境融入規劃結構中,設計理念是形成一個獨特的區域標識,將發展項目融入周邊的環境。整個設計著眼于規劃所產生的一系列軸線關系,在這個基礎上加了“河流”的理念。
設計以抽象的手法表達河流“流動”這一個特點,以曲線的線性和地形的三維變化來在靜態的環境下呈現動態和張力。紅色標示出重要的景觀軸線。這些軸線建立在已經確立的建筑群的基礎之上,同時也是一系列的步行和消防車道系統。這些軸線系統南北向聯系了項目的主、次入口;東西向打通了庭院內部景觀以及西面沿河的景觀。綠色表現出“河流”概念的曲線效果,里面黃色的部分標示了一條沿著這一曲線關系的步行道系統。
設計概念中的河流以四個貫穿全場的元素來體現:水體、三維地形變化、步行小徑、卵石灘。另外沿著這一曲線關系,在必要的地方還會出現以座位、擋墻等形式出現的景觀矮墻來進一步強化這一蜿蜒流動的抽象河流的概念。設計中每種元素都強調“簡潔”和“清晰”的景觀特點。整個“河流”曲線關系也是一個將第一期開發和第二期開發主體維系起來的元素。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建議在將兩期開發分割開來的市政道路上以鋪裝變化的方式,將四條紐帶聯系起來。這樣一來從上空往下看則可以清晰地將第一、二兩期的關系聯系起來。
水體:作為四條紐帶其一,時寬時窄的出現。絕大部分的水體為靜態的水池,但是以其曲線的形狀來展示其“流動”的概念。
三維地形變化:為了突出“河流”的動態和張力,我們在河流曲線的外側營造了突起的地形變化。這就像自然界中河流在轉彎的時候沖刷腐蝕河岸產生地形的變化一樣。把這一自然概念抽象化以后,這些地形變化的表達使用了明顯計算而成的弧線和直線,和平面拼接的立體關系。地形變化上采用單一的地被選擇,更加強調了現代的藝術特點。
人行小徑:“河流”這一中央景觀,主旨在于營造一個在高空可以一目了然的具有震撼性的視覺景觀環境。這一條人行小徑組成了這一“河流”紐帶,同時也提供了一個讓人們參與到這一景觀環境之中的機會,讓人們體驗到置身在這一“河流”景觀之間的環境氛圍。
卵石灘:卵石灘是河流中常常出現的一個自然元素,也是我們看到的清水河本身的一個突出特點。這一條有鵝卵石組成的紐帶為整個構圖增添了“河流”沿岸的氣息,同時也提供了一個鮮明的質感對比。“河流”這一曲線關系是凌駕于軸線關系之上的。也就是說當軸線關系與這一曲線關系相交的時候,這一曲線關系是不會被中斷的。軸線關系或被中斷,如有步行道變成石汀步;或成為跨越曲線關系的橋。
我們的目標是要在本案景觀設計中充分表達“河流”的概念,最關鍵點應該是要充分抓住“河流”的景觀特質,通過人工景觀處理手法,豐富再現河流自然的曲線感和流動感。引用河流的概念,并不是僅僅以水流為主要景觀,而是將所有的景觀要素(包括植物、天然石材、微地形等,整合成具有“河流”意像的景觀。讓其有機分布整個小區,使得整個小區實現景觀均好性,達到處處有河景,步步有體驗,讓人們對于“河流“景觀的體驗融于社區生活中。景觀設計將基地原生的自然景觀通過人為的景觀設計手法進行豐富,放大與再現,為人們建立體驗自然景觀的人工連接,豐富人們對于所居住環境的體驗,體現場所精神。
場所精神
通過對基地的考察與了解,發現場地遺留下曾經被河流沖刷過的痕跡,及卵石等。景觀設計將圍繞這個基本的原場地自然脈絡展開豐富的創意,在展現河流的生態力量的同時,生動表現圍繞河流景觀而衍生的不同主題的景觀元素。在景觀處理中,將周邊建筑意向為河卵石,將中心綠地具有動感的硬質和軟質景觀意向為流經巖石的河流,各個主題景觀元素有機分布其間,并合理利用多層立體綠化的概念來表現。
主題
小區由四個既有聯系又相對獨立的主題庭院組成,分別為涌泉花園,峽谷花園,奧斯博花園,米安德草坡。通過地面綠化, 立體綠化,空中花園,和屋頂花園共同表達相應的景觀主題。整個設計從東往西分為三個明顯的主題區域,風格從都市化和抽象化,轉變成為自然和寫實化。最東面為最都市化,氣氛最活躍的商業區域。這一區域環繞了項目東側幾乎全部的建筑群外圍區域,具有起自己獨特的環境氛圍和設計特征。從商業區向西過渡則進入到項目內部的庭院設計區域。這一區域的主題是自然生態,設計采用現代的藝術抽象手法,突出人為作用的抽象形態來,提煉出自然界的特點。最后,在項目的最西面沿著清水河及清水河公園,旨在創造較為自然休閑的氛圍。與河流有關的還有一系列“次水源”概念的水景節點。就如同一條河流一樣,它既有主要的水源,也有在途中加入的支流及其水源。各節點的動態水體,為整體設計增加了活力。在四個元素的基礎上,沿著動態的曲線及景觀軸線,還會不時出現變化的曲線矮墻等多種景觀元素元素。曲線關系的矮墻選用較為自然的材質,而軸線關系上的矮墻則采用如光滑石材、混凝土等。這些矮墻可以是擋土墻,也可以結合如休息座位、照明、標示等等功能上的需要。
兩個源頭:在第一、二期的東面,均設置“河流源頭”這樣一個概念的節點。這兩個節點都是以“水”為主體的節點,通過水體的尺度變化和動態變化來營造景觀特征。
SU模型庫/原創模型/設計--高品質SU模型交流分享平臺--鉛筆匯
轉載請注明來自:鉛筆匯http://www.94quan.com/
上一頁:沒有了
下一頁:沒有了 編輯:鉛筆匯
相關案例 更多
案例
來源:鉛筆匯 發布日期:2018-03-06 10:29:10 瀏覽量:4549
座椅由一條條的板材排列而成,可以做成凹龕的形狀,在不同的高度為人們提供就坐的選擇。座椅上穿插可以發光的條板,微微傾斜的椅背隨機豎立在連續的座椅中間。植物加強了自然的表現力,并為坐在這里的人們營造了親切的氣氛。開花的多年生植物和觀賞性的草木圍繞在常綠植物構成了組團周圍,不僅分隔了空間,還沿著組團邊緣塑造出多彩的、動感的、不同肌理的層次。
案例
來源:奧雅設計 發布日期:2018-02-05 16:59:02 瀏覽量:6911
古典審美中,器以方正為貴,首善之地城市家具產品設計形式簡約而不單調,裝飾雅致,不落俗套,色彩取自青磚黛瓦,沉穩典雅,與京華文化建筑相融合,彰顯朱門繡戶之韻。產品涵蓋導視系統類、交通系統類、服務類等,LOGO提取中華傳統文化,并與古典云龍紋巧妙結合演化而來,貫穿產品設計始終,打造古典大雅的城市品牌形象。
案例
來源:鉛筆匯 發布日期:2018-01-25 15:02:02 瀏覽量:8393
空中花園項目的主要挑戰是將一座存在的938米長的天橋改造成一個公共花園,將韓國植物群覆蓋到16米高的鋼結構上。一開始,MVRDV響應了當地的需求,將這個基礎設施的元素變成綠色的象征,以此改變首爾市中心的形象。MVRDV與首爾市政府、當地非政府組織、景觀團隊和城市顧問一起,致力于將植物多樣性最大地融入到城市環境中。公園里有16個小亭子,用作咖啡館、商店、展覽、花店、蹦床、足浴、舞臺和兒童劇場和導覽中心。他們提高了用戶的體驗并增加了公園的樂趣,讓城市在文化和商業層面上參與進來。多個樓梯,電梯,天橋和扶梯將城市連接到新的公園,并輻射到鄰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