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28 瀏覽次數:4496
云南騰沖璀璨明珠城規劃設計方案
設計主題——“ 高原水鄉 ”
設計方案中,我們提出“把家放在大自然中”的概念,將得天獨厚的山水環境與歷史人文結合起來,從而體現“高原水鄉”的主題。
設計目標:
運用新城市主義的設計理念,將璀璨明珠城建設成為融酒店、旅游、居住、商業、休閑于一體的開放式頂級城市片段。成為最能體現騰沖自然、文化、旅游、可持續活力的代表,進而成為云南乃至全國的名片。
規劃理念:
1.綠之城
基地內及基地周邊的原生資源,包括土地、河道、綠化植被,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最大限度的發揮這些資源的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將其融入設計之中,在綠地中“造城”,還原自然的生命力,達到人與自然的最佳鏈接。
2.島之城
社區如島,坐落于城市郊區。本案在倡導大型、大規模、大容量的生態綠化融入住區詩意生活的同時,在城市肌理上增加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規劃設計強調綠地、水域所共同構筑的開放空間的外向性,將整個基地分解成若干“綠島”來加以規劃。
3.人文之城
充分融入騰越文化中復合型文化的特性,將玉文化、商賈文化、藥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手工藝文化、東南亞文化和西洋文化,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實現人居環境系統與自然山水系統在文化、思想和現實生活各個層面的有機結合。
總體規劃布局
本次設計的靈魂就是要深入挖掘基地的歷史記憶,只有回歸自然,才能使一切美好的
東西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延續。在對基地自然條件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設計順應自然山水的記憶逐漸展開,我們提出針對生態本底的和諧開發模式——“生態島”,并以傳“玉”文化為文化基調,運用幾何構圖組合流暢的曲線,構成玉壁的造型。
方案主要通過主要景觀通道——“水”為紐帶,以綠心為內核生長出功能組團。從入口處規則的、幾何形態的水到自然、流暢的水,由少到多,由有限到無限,這正是水的精髓所在,水帶動起整個地塊的景觀脈絡,每條水系分割各組團,如一條條翠綠的玉帶緊貼住宅周圍緩緩流過,山、水、天成一色構成了富有靈性的山水樓盤格局,這正是設計的靈魂所在。
本案功能布局包括住宅別墅、休閑度假酒店、配套性商業區、單身公寓、文化演藝廣場等五大區塊:
住宅別墅區:住宅業態包括單體別墅、雙拼別墅、聯排別墅以單身公寓等,各住宅組團以島為單元分區布置,保持住宅的私密性與可識別性。項目核心位置設計一個大型生態島,是整個項目的綠化中心,島上布置20棟景觀豪宅。休閑度假酒店:酒店位于地塊北部沿城市規劃道路設置,采用中國古典院落式布局的的方式,并充分利用水系形成島、湖、橋、溪、澗等豐富多樣的古典園林景觀,體現園中有樓,樓中有院,園院相連的氛圍。酒店功能集住宿、會務、休閑度假、健身娛樂、餐飲于一體,設有五星級標配的客房、中西餐廳、多功能宴會廳、會議中心、網球場、露天泳池、室內恒溫泳池、壁球館、健身房、咖啡吧、棋牌室、 保健中心、美容中心等設施。總建筑面積約54484平方米;建筑以三層為主,部分四層;具體功能:
1、酒店大堂。
酒店大堂由一幢二層建筑組成,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其主要功能包括大堂、接待、前臺、休閑咖啡吧和辦公等功能。
2、商務會議休閑區。
商務會議休閑區由北側兩個院落組成總面積約6000平方,內設能容納600人的多功能廳一個(能滿足會議、小型演出、宴會等功能要求),200人、100人及50人會議室各一個。200人左右餐廳一個,包房30間左右,另設咖啡廳、娛樂、商場、桑拿、溫泉、游泳池、網球場、健身等;
3、酒店客房及配套用房。
酒店客房及配套用房由南側兩個院落組成總面積約30000平方,按五星級要求設計,內設約409間標準客房(配置部分單人間、商務套房等),其中包括一套總統套(含夫人套),滿足隨行秘書、警衛、保健醫生等入住需要,設會見廳及小餐廳。二個豪華套房和二個普通套房,隨行秘書、警衛等入住,另設室內恒溫泳池、多功能廳,40人餐廳及娛樂健身用房等。其位置放在南部靠排屋組團處,建筑按功能不同分散布置,相對獨立,相互聯系,但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便于安全保衛;
4、酒店輔助用房。
底層設為車庫,能滿足多臺中巴車停放,30間員工宿舍(每間4人)及10間酒店管理辦公用房;
5、交通。
酒店內各建筑垂直交通以樓梯為主,樓與樓之間由連廊相接,商務、會議及餐廳等用房設置電梯; 室外停車位共240個。
6、其他。
供水、供電、供熱等系統的設備和裝置采用節能環保型,各區域相對獨立; 員工、物流為獨立出入口;
配套性商業街區將休閑、購物以及配套性商業與傳統民居的水街、自然生態水岸相結合,動靜皆宜,形成可游、可購、可休閑、可觀景的魅力走廊,以滿足居民一站式生活消費需求,提升高品質樓盤應有的品質。主要業態包括:特色水岸酒吧、茶吧、足浴美容、客棧、風味美食街、主題餐廳等,適當配置配套性設施,如郵政、銀行、移動通訊、網吧、超市等。
文化演藝廣場
打造一個標志性的入口,入口演藝廣場成為開放的社區中心活動場所,成為社區業主聚會、活動,以及晨練、休憩的空間,環繞廣場是風情水街,以及騰沖歷史名人塑像、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品等,映射著一段歷史和文化。 建設成為一座集展示傳統文化歌舞表演、民族時裝表演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化演藝廣場,全方位地展示騰沖的風土人情,為舉辦大型商業促銷、展示活動提供場所。
道路交通結構
1.車行系統
本小區車行主干道寬10m,次干道寬7米,組團內道路4-5米。區內以環形道路為主要構架,各組團交通與車行主干道相銜接,以最短的交通距離和最小的道路面積解決好各棟住宅的可達性,
2.步行系統:
規劃重視步行空間與步行活動的組織,強調居住外部環境與步行系統、綠體系統及公建設施的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中央景觀河道邊設施濱水公共休閑走廊。
3.停車:
全區停車場庫配置按照小康型住宅的配置標準,小區內住宅機動車按照1輛/戶設置,非機動車按3輛/戶設置;商業機動車按0.8輛/100平方米設置,非機動車按8輛/100平方米設置;酒店機動車按0.6輛/客房設置,非機動車按0.2輛/客房設置。住宅停車采用地面車庫內停車,適當安排地面臨時停車位,商業停車采用地面路邊就近停車和集中廣場停車的方式。
綠化景觀體系規劃
方案總體景觀規劃突破傳統小區園林設計的單一性,從居住者本身對生態的發散性需求出發,其將豐富的原生態景觀融入其間,立體空間則通過開放空間、景觀緩沖帶和連接單元入口的花園景觀形成三層立體綠化,強調保持著良好的原貌性、生態性、交流性和共享性,構筑“立體綠化與園林相互融合”社區生態意向。
?中心島:配置百種以上喬木、灌木各類花草,合理規劃噴泉、水系、雕塑、花架、小品和兒童嬉戲場所等景觀,可游、可觀、可賞、可嬉,形成區塊的景觀中心。
?濱河水岸線:借助本案的建設,將東部慈湖河生態景觀帶進行整體改造與設計,充分發揮水岸景觀特性,以溪流、駁岸、亭、廊、木棧道、休閑小品、親水平臺等景觀元素,形成一條約生態水岸風景線,玉帶環抱,碧水瀲滟,盡顯綠色風情。
?多層次立體綠化:
* 庭院綠化:宅間綠化強調微地形的豐富與變化,營造出高低起伏的地形效果,為多種高大喬灌木的種植、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 空中花園:本案的景觀設計高度重視建筑立面綠化設立,陽臺、入戶花園均配置花槽、花缽,栽種各類花卉蒔草,紅花綠葉,爭奇斗艷,形成繽紛多彩的空中花園。
SU模型庫/原創模型/設計--高品質SU模型交流分享平臺--鉛筆匯
轉載請注明來自:鉛筆匯http://www.94quan.com/
上一頁:沒有了
下一頁:沒有了 編輯:鉛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