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6-22 瀏覽次數(shù):5362
北京華為科技第三研發(fā)中心
項目信息
設計 :Meinhard von Gerkan and Stephan Schütz with Nicolas Pomr?nke and Stephan Rewolle
位置 :中國 北京
類型 :辦公建筑 產(chǎn)業(yè)園區(qū)
材料 :石材百葉板 金屬鑲板
分類 :建筑資訊
在位于深圳和成都的華為軟件基地su工業(yè)建筑模型相繼落成后,這是gmp為中國的通信科技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設計完成的第三個研發(fā)中心。廠房園區(qū)總建筑面積達85000平方米,辦公樓坐落在一片景觀公園中,所有辦公空間都擁有朝向園林的視野。
華為科技廠房坐落于北京西北的中關村環(huán)保科技示范園內(nèi),背靠風景秀麗的西山。設計方案以校園園區(qū)為原型,三棟研發(fā)辦公樓在一片開放景觀公園內(nèi)呈組團布局,圍合基地中央的餐廳建筑。園區(qū)通過一條環(huán)路組織外部交通,之后經(jīng)由步行路網(wǎng)穿過綠化景觀進入各辦公樓。
四層高的研發(fā)辦公樓采用了“8”字形平面——兩個彼此連接的正方形,中間掏空形成內(nèi)庭院。每個建筑組團的兩內(nèi)座庭院面向園區(qū)景觀打開,成為貫穿建筑和景觀的過渡空間。建筑首層幕墻采用淺色的天然石材百葉板,外形上構成一個堅實的基座,深色的上層建筑坐落于其上。上層建筑外立面為金屬鑲板和封閉玻璃幕墻的組合搭配,玻璃幕墻之間留有細長的通風窗扇。基座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縫隙為一道退進式玻璃窗帶,為建筑首層帶來自然采光。
餐廳建筑也采用了類似的由自然向人工過渡的空間布局,這棟淺色紀念碑式的單體有著獨特的個性,表達了其作為員工相遇交際空間所承載的開放意義。建筑中央為一座日光中庭。自然光線透過天窗過柔和的射入室內(nèi)。
華為科技廠房的獨一無二在于其空間結構和設計手法令建筑與景觀融為一體。建筑群統(tǒng)一的整體風格與單體均衡的體量尺度相結合,配合穿插交錯的道路網(wǎng)絡以及空間布局,為使用者帶來豐富獨特的空間體驗。
SU模型庫/原創(chuàng)模型/設計--高品質SU模型交流分享平臺--鉛筆匯
轉載請注明來自:鉛筆匯http://www.94quan.com/
上一頁:沒有了
下一頁:沒有了 編輯:鉛筆匯
相關資訊 更多
來源:鉛筆匯 發(fā)布日期:2019-01-04 17:03:24 瀏覽量:14930
大開大合,水光一色,平靜的水面,屋檐“傾泄“而下的一線水,宛如高山流水會知己,天圓地方,平靜的水面與建筑、天空相互交融,水光一色,大開大合,讓人豁然開朗;眼前的琉璃水鉑,在陽光下愈發(fā)的晶瑩,呈半透明的青色,盤踞在水鉑上的神龍,活靈活現(xiàn),似要平地而起,與這一汪靜水,一線天光共起舞,通靈的空間,耐人尋味,讓人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它的神秘。
來源:鉛筆匯 發(fā)布日期:2018-12-06 12:51:41 瀏覽量:57619
有留白空間作為未來的補充,有耐心等待花草生長,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再簡單不過。庭院均利用空間轉折不好利用的空間,作為搭庭之所。庭下隔柵分隔南北院落,設定不同主題。
來源:鉛筆匯 發(fā)布日期:2018-10-14 12:11:13 瀏覽量:19647
從超尺度的入口沿曲折連廊拾級而上,穿越竹影婆娑的滿月鏡池,行走于花喬疊瀑彎月江河之間,最后覓得心之向往的精致庭院。整體設計流線意在營造一段“穿越山澗云卷,體驗江河流水,靜享閑庭草色的書香旅程”。